爱美网_每天分享_健康生活_女性时尚穿衣_美容护肤_明星服饰穿着_服装搭配_潮流前线

您好,欢迎访问爱美网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你的“肝胆”好不好?一起来看中医对肝胆病的

2021-04-02 19:09分类:养身保健 阅读:

 

  
 

 

  
 

  肝与胆病辨证

  
 

  (一)生理功能

  肝: 位于右胁,胆附于肝,肝胆互为表里。肝开窍于目,在体合筋,其华在爪。足厥阴肝经绕阴器,循少腹,布胁肋,络胆,系目,交巅顶。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,使气血畅达,助脾运化,疏泄胆汁,助食物的消化吸收,调节精神情志,有助于女子调经、男子泄精;肝又主藏血,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。

  胆: 能贮藏和排泄胆汁,并主决断。

  
 

  (二)病理特点

  
 

  肝病: 主要病理为疏泄与藏血功能失常,常见症状有:胸胁少腹胀痛或窜痛、情志抑郁或易怒、头晕胀痛、肢体震颤、手足抽搐,以及眼部症状、月经不调、阴部症状等。

  
 

  胆病: 主要病理为贮藏和排泄胆汁功能失常,常见症状有:胆怯易惊、惊悸不宁、口苦、黄疸等。

  
 

  (三)常见证型

  肝病: 常见证型可有虚、实和虚实夹杂之分。

  实证: 多见肝郁气滞证、肝火炽盛证、肝经湿热证、寒滞肝脉证;

  虚证: 多见肝血虚证、肝阴虚证;

  虚实夹杂证: 多见肝阳上亢证、肝风内动证。

  
 

  胆病: 常见证型有胆郁痰扰证。

  (1)肝血虚证

  
 

  定义: 指肝血不足,机体失养,以眩晕、视力减退、肢体麻木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

  证候表现: 头晕目眩,视力减退,或夜盲,爪甲不荣,肢体麻木,失眠多梦,妇女月经量少、色淡,甚则闭经,面唇淡白,舌淡,脉细。

  证候分析:

  病因: 多由脾胃虚弱,或肾精亏少,血源不足,或久病耗伤肝血,或失血过多等而形成。

  证候:

  ①肝血不足,头目失养,故头晕目眩,视力减退或夜盲;

  ②爪甲失养则干枯脆薄;

  ③筋脉失养则肢体麻木;

  ④肝血不足,神魂不安,故失眠多梦;

  ⑤肝血不足,不能充盈冲任之脉,所以月经量少、色淡,甚则闭经;

  ⑥血虚不能上荣于面、唇、舌,则见面、唇、舌淡白;

  ⑦血虚不能充盈脉道则脉细。

  
 

  辨证要点: 眩晕、视力减退、肢体麻木与血虚症状共见。

  
 

  定义: 指肝阴不足,虚热内生,以眩晕、目涩、胁痛及虚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。

  
 

 

  
 

  (2)肝阴虚证

  
 

  证候表现: 头晕眼花,两目干涩,视物不清,胁肋隐隐灼痛,口燥咽干,五心烦热,两颧潮红,潮热盗汗,舌红少苔,脉弦细数。

  证候分析:

  病因: 多因情志不遂,肝郁化火而伤阴;或热病后期,灼伤阴液;或多服久服辛燥药物,耗伤肝阴;或肾阴不足,水不涵木,累及肝阴所致。

  证候:

  ①肝阴不足,头目失养,故头晕眼花,两目干涩,视物不清;

  ②阴虚内热,则肝络失养,虚火内灼,故胁肋隐隐灼痛;

  ③阴津亏虚,口咽失润,故口干咽燥,阴虚不能制阳,虚热内蒸,故五心烦热,午后潮热;

  ④阴虚内热,虚热内蒸,迫津外泄,故见盗汗;

  ⑤虚火上炎,故两颧潮红;

  ⑥舌红少苔,脉弦细数为肝阴不足,虚热内生之象。

  
 

  辨证要点: 眩晕、目涩、协肋隐痛与阴虚症状共见。

  
 

  鉴别: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

  相同点: 二者皆有头晕目眩,视力减退等头目失养的症状。

  区别:

  肝血虚证: 为血虚,常见爪甲不荣,肢体麻木,经少闭经,舌淡,脉细,且无热象;

  肝阴虚证: 为阴虚,虚热表现明显,常见胁肋灼痛,眼干涩,潮热,颧红,五心烦热等症。

  
 

  (3)肝郁气滞

  
 

  定义: 指肝失疏泄,气机郁滞,以情志抑郁,胸胁、少腹胀痛及气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。又称肝气郁结证。

  
 

  证候表现: 胸胁、少腹胀满疼痛,走窜不定,情志抑郁,善太息,妇女可见乳房胀痛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,苔薄白,脉弦。

  
 

  证候分析:

  
 

  病因: 多因精神刺激,情志不遂,郁怒伤肝,或因其他病邪侵犯,以致肝疏泄失职,气机不畅。

  
 

  证候:

  ①肝失疏泄,经气不利,故胸胁、少腹胀满疼痛;

  ②肝气不疏,情志失调,则情志抑郁,善太息;

  ③肝失疏泄,气血失和,冲任失调,故月经不调,痛经或闭经;

  ④肝气失疏,脉气紧张,故见弦脉。

  ⑤肝主疏泄,调畅气机,有助于水和血的运行。

  ⑥若肝气郁滞进一步发展,可导致水液和血液运行障碍,日久则生痰致瘀。

  ⑦痰气搏结于咽喉,可见咽部异物感;

  ⑧搏结于颈部,穿衣,则为癭瘤、瘰疬;

  ⑨气血瘀阻,结于胁下,日久形成肿块。

  辨证要点: 情志抑郁、胸协、少腹胀痛、脉弦与气滞症状共见。

  
 

 

  
 

  (4)肝火炽盛

  定义: 指火热炽盛,内扰于肝,气火上逆,以头痛、胁痛、烦躁、耳鸣及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。又称肝火上炎证。

  
 

  证候表现: 头目胀痛,眩晕,面红目赤,口苦口干,急躁易怒,失眠多梦,耳鸣耳聋,或耳痛流脓,或胁肋灼痛,或吐血衄血,大便秘结,小便短黄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

  
 

  证候分析:

  
 

  病因: 多因情志不遂,气郁化火;或外感火热之邪;或嗜烟酒辛辣之品,酿热化火,犯及肝经,以致肝胆气火上逆而成。

  
 

  证候:

  
 

  ①肝火炽盛,气火循经上逆于头面,故头目胀痛,眩晕,面红目赤,口苦咽干;

  ②肝火内灼,则胁肋灼痛;

  ③火热内扰,神魂不安,则急躁易怒,失眠多梦;

  ④肝胆气火上冲于耳,故见耳鸣耳聋,甚则耳痛流脓;

  ⑤火热炽盛,迫血妄行,则见吐血、衄血;

  ⑥火热灼津,故口渴,小便短黄,大便秘结。

  ⑦舌红苔黄,脉弦数,皆肝火炽盛之征。

  
 

  辨证要点: 头目胀痛、胁痛、烦躁、耳鸣与实热症状共见。

  
 

你的“肝胆”好不好?一起来看中医对肝胆病的

爱美网郑重声明: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谢谢合作

上一篇:夏季养生,从10个“最佳”开始

下一篇:久病成良医?但其实女性自创的这2种感冒“疗”法并不靠谱

相关推荐


添加微信

    微信: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