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饮食不仅营养搭配合理,这些饮食方式习惯
食物选择很重要,合理的饮食方法更重要。营养丰富的食物配上合理的饮食方法可以强身
健体、益寿延年;方法不当再好的食物也发挥不出作用,甚至可能造成生长发育受阻、工作学习
效率低下,还可能导致某些疾病。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最好的方法就是
坐在餐桌前聚精会神地吃饭。
1.食当细嚼,不可狼吞虎咽
细嚼慢咽是正确饮食的第一步,因为咀嚼越细,越有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。
2.大渴不大饮
如果一次饮水过多,水分会迅速进入血液,从而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。若饭前大量喝水,
还会冲淡胃液,影响食物的消化。
3.怒而不食
有的人一生气,就会暴饮暴食。专家认为,吃饭时要有愉快的情绪,才能促进胃液分泌,有
助于食物的消化。如果盛怒之下勉强进食,饮食搭配会引起胃部的胀满甚至疼痛。孙思邈说:“人之当
食,须去烦恼。”这也是在告诉我们,进食应保持心平气和,专心致志,才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。
4.正确的用餐顺序
我们知道,营养搭配一个标准餐有主食,有菜,有汤,还有水果,那到底该先吃哪一样呢?正确的用餐
顺序也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中国人一般习惯在吃完饭后才喝汤,且饭后马上食用水果,其实,这都是不利于健康的饮食
习惯。因为这样容易冲淡消化液,饮食长期下去会造成消化不良及胃溃疡等疾病。根据有关专家的
建议,用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:汤——生菜——熟食菜——五谷杂粮,饭后1—2小时再进食
水果。
从科学的角度来看,在用餐前先喝一点汤,对人体会比较有益,这是因为在感觉饥饿时马上
吃饭对胃的刺激比较大,日久容易发生胃病或消化不良。如果吃饭前先喝点汤,就好像运动前
做预备活动一样,可使整个消化器官活动起来,使消化腺分泌出足量的消化液,为进食做好充分
准备。如此一来,就会减轻对空胃的刺激度,可有效地保护胃。
为什么不能饭后立即吃水果呢?一般情况下,食物进入胃内,须经过1—2小时的消化过
程,才能缓慢排出,饭后立即吃进的水果会被食物阻滞在胃内,如停留时间过长,就会引起腹胀、
腹泻或便秘等症状,致使水果的养分无法充分吸收,不仅浪费,而且也不利于身体健康。
冬季搭配,这些饮食方式习惯 inline=0>
5.饭后不宜立即躺卧和剧烈运动
俗话说:“饭后百步走,能活九十九。”也是说,饭后散步有助于促进消化,对身体有利。但
是,饭后百步走并不意味着是一吃过饭就要百步走,它有一个时间间隔,大约是半小时。
6.餐后用茶水漱口
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有云:“食毕当漱口污,令牙齿不败口香。”饭后漱口是良好的卫生习
惯。饭后口腔、齿隙间吸附着的食物残渣,在口腔内的细菌、生物酶的作用下,产生蛋白质麦素
及亚硝酸盐等物质危害健康。养身,因此,古人有“君欲口齿健,饭后茶水漱”之说。古人多年来积累
的诸多饮食养生经验,不仅能够给我们以重大的启示,也已经被现代医学证明确实是行之有效
的保健益寿良方。
7.静食
用餐时,宜安静,精神集中地品尝美味;而谈笑进食,很容易呛咳;哭着用餐,或者生气吃饭,都对身体健康很不利。
8.坐食
中华营养保健学会专家提醒中国居民:边走边吃及蹲着进食,均不利于消化。因此,用餐时
应该采取坐的姿势,这是对身体健康最有益的吃饭身姿。